MCU分类有哪些 MCU按照位数(数据总线宽度)划分,可分为4位、8位、16位、32位和64位等,市场主流的还是8位和32位; (1)8位MCU:具有功耗低、成本低、使用便捷等优点,应用场景:工商业。 (2)16位MCU:性能不及32位,性价比不如8位MCU,市场份额被边缘化。 (3)32位MCU:运算能力强,价格接近8位MCU,可满足大多数复杂嵌入式场景。
从存储器结构,可将MCU分为 冯诺依曼结构和 哈佛结构。冯诺依曼结构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。哈佛结构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,分开读取,因此程序指令和数据指令可以有不同的数据宽度,通常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。
按应用领域划分,可以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。通用型MCU是指具有MCU的基本组成,但是将MCU中可利用的资源(包括RAM、ROM、串并行接口等)全部提供给用户,不是为了某种专门用途设计的。专用型MCU是指按照具体用途而专门设计的MCU,秉承“MCU+特定组件”的形式,通常会在MCU内集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硬件单元,比如数字信号处理单元、蓝牙协议栈等。 |